“中国好人”刘志军:人生在世,总要干点有意义的事
点击数:2022-01-10 15:27:42
“有困难,找刘志军”,在陕西榆林,他的名字成了很多身陷困难中人们的希望。
今年52岁的刘志军,是榆林市第一毛纺厂下岗工人。下岗后,他烧过锅炉,做过后勤,当过建筑工,现在是一家银行的保安,同时也是榆林青年慈善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和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2006年,刘志军加入志愿者行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曾经,刘志军被人说过“憨”,自己都下岗了还要去做公益;被人说过“傻”,自己身体不好还要无偿献血……尽管如此,他依旧执着地做着自己认定的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21年11月“中国好人榜”公布,刘志军光荣上榜,当选助人为乐好人,他说:“人生在世,总要干点有意义的事吧!”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
“我爸就爱帮人,他常告诉我们,要多帮人。”刘志军回忆道,自幼家里条件就不好,兄妹七人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即便如此,他的父亲依然竭尽全力帮助别人,“父亲的言行让我对帮助别人有了更加执着的追求。”
在父亲的影响下,刘志军自小就有热心肠,十几岁时遇到迷路孩童,他走几公里送孩子回家;二十多岁在毛纺厂工作,厂里的人都知道有个热心小伙叫“小刘“;现在,刘志军更是将助人为乐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心里时常“装着别人的事”。
2012年,刘志军帮助白血病患者募捐医药费,“对每个需要捐赠的人,募捐的时间我都会持续两天左右,这是我募捐的一个准则。”刘志军说。
2013年,刘志军在做公益活动时结识了孤寡老人贺秀珍,从此,难以割舍的惦念让他们相牵相挂。
2017年,榆林市绥德、子洲两县发生特大暴雨洪灾,刘志军带领志愿者奋战了8天8夜,积极投身抢险救灾。
……
志愿服务15年来,刘志军个人累计服务1.5万余小时;献血6400毫升;个人累计捐款8万元;筹集各类善款超70万元。
2021年5月,刘志军带领志愿者们在程家沟希望小学陪留守儿童玩耍。(榆林市文明办供图)
对自己“抠门”,对别人“大方”。刘志军每月的收入并不多,节衣缩食的他,很少在自己身上花钱,身上的衣服多是亲戚、朋友淘汰的。
刘志军的近视镜,镜面已经磨损地模糊不堪,即便如此,他也不愿意换副新的眼镜。直到自己省吃俭用做公益的事情被当地媒体报道后,有爱心企业捐赠新眼镜,那副旧眼镜才“退休”。
“这下明亮多了,看得很清楚!”戴上新眼镜的刘志军,饱经沧桑的脸上,笑容将皱纹推挤的更加细密,崭新的镜片下,他的眼神清澈、坚定。
“舍不得买,能凑合就凑合着。”刘志军表示,自己的眼镜是6年前花了200元配的,现在两个镜片都已模糊,因为每月工资仅有2000多元,还要经常带领团队做公益帮助困难人群,就舍不得再买新的,一直凑合戴着。
这些年来,对自己很吝啬的刘志军,把省吃俭用存下的8万多元积蓄全部投入到了志愿服务中。
有人问刘志军这样做是否值得,“自己苦点不算啥,人生在世,总要干点有意义的事吧!”在刘志军看来,能做一件好事算一件,能帮一个困难人算一个。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刘志军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86岁的贺秀珍老人是“五保户”,家住榆阳区南大街税房上巷。以前老人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年龄大了,有个头疼脑热的没人管。现在好了,刘志军一直惦记着她,把她当家人一样。
“这是我的恩人,我一辈子没生养,他就相当于我的干儿子。”贺婆婆高兴地说,需要甚(方言,指“什么”)他就给我买来了,小刘每天都来家里看我,有人管的感觉真好。
“人老了,又是一个人,能多帮就多帮点。”刘志军表示,贺秀珍老人住的地方离他家不远,走路不到二十分钟。每天他都会去老人家里转转,看看老人需要啥。若太忙了连着几天没去成,老人就会拄着拐杖来找他,“她把我当家人,如果两天没见到老人,我也觉得心里不踏实。”刘志军说。
刘志军(中)和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一起看望壮壮。(资料图 榆林市文明办供图)
2013年出生的壮壮(化名)患有先天性脑瘫,一直与妈妈在榆林市高新医院接受治疗。同一年,刘志军从榆林市慈善协会那里得知了壮壮的情况。
“我专门去了趟医院,一方面是看看壮壮,另一方面也是想了解下详细情况。”刘志军回忆道,壮壮出生后,娃他达(方言,指“父亲”)就离开了他们母子俩,壮壮妈自己带着娃在医院治疗,不容易啊。
那天之后,刘志军和他的志愿者服务队便承担起了壮壮的生活支出,这一担就是九年。
提及壮壮的未来,刘志军表示:“只要我能跑动,我的团队一直在,就会一直帮下去。”
除了壮壮,刘志军还会经常带领志愿者们利用节假日看望、陪伴自闭症儿童。
“他们都管我叫大舅,我就是他们的主心骨。”刘志军表示,自己和队员们给孩子送礼物,陪他们玩游戏,或许在医学治疗上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是能为孩子们送去欢乐,为他们的家长增添信心和力量,也是值得的。
自2006年加入志愿者服务队至今,刘志军先后为30多名贫困大学生联系到16万元资助金,圆了他们的大学梦;为困难患者筹款近30万元,并在了解到很多病患输血困难时,组建成立了“榆林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为自闭症儿童寻找新校区,并为其和留守儿童筹集善款10余万;2020年疫情期间,刘志军动员青年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等累计捐款6万余元,他本人捐款捐物2860元。
做过太多的募捐,刘志军也遇到了很多感人的事。
“记得在一次募捐中,一位乞讨者拿出一大把零钱放进了募捐箱。”刘志军表示,那次,他深深地被震撼,对捐赠的意义更加明晰。
“捐赠不是说有钱了才去做,捐赠的是一份爱,一份助人为乐的心。”刘志军说。
“德不孤,必有邻。”
15年来,刘志军的节假日很少清闲过,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志愿服务上。从为贫困大学生筹集助学金到筹款献血救助贫困患者;从关爱自闭症儿童和留守儿童到关心孤寡老人、慰问抗战老兵;从绥德子洲抗洪救灾到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哪里需要帮助,哪里有召唤,他就在哪里。
志愿服务,有苦有泪,有心酸有感动。
“这些年太累了。”刘志军坦言,他也有想放弃的时候,尤其是被误解、嘲笑、不理解时,但每当别人找上门来,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去帮忙。
“习惯了,如果不帮别人,我会难受的。”刘志军说。
“德不孤,必有邻。”刘志军的坚持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他的付出也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在刘志军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助人为乐行列,不断地传递爱心,持续地温暖他人。
榆林市中心血站招募爱心人士捐献血液,刘志军(中)和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受访者供图)
2022年1月7日,为助力西安抗击疫情,缓解临床用血压力大、血液供应持续紧张的情况,榆林市中心血站招募爱心人士捐献血液,刘志军和队员们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一边协助血站工作人员在广场宣传招募,一边主动参与献血行动,截至目前,10人共献血3800cc。
无悔付出换来荣誉满怀。“榆林市道德模范”、陕西省“慈善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等称号,都是对刘志军最好的奖励。
谈及未来,刘志军坚定地表示要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他愿以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的人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