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腾腾的臊子面和炽热的“中国”令人神往
点击数:2022-01-01 13:46:54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景
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镇馆之宝何尊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景
“看中国,来宝鸡”——这是陕西宝鸡市的旅游宣传口号。初听之时,不要说是游客,就连我们土生土长的“老陕”都觉得此话似乎略有夸张。其实,在得知“内情”之后,这种疑虑就会被消除,因为这里面饱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让喜欢追寻传统文化的人心向往之。
冬季,对于北方城市来说,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淡季。因为伴随着北风一阵紧似一阵,花儿凋零,树叶飘落,目之所及,孤零零的树杈伸向天际,田野里、山梁上,灰蒙蒙的一片没有了春夏秋的生机。此外,这里的寒冷又不及哈尔滨等“北上加北”的城市,大街上没有冰雕,出门也不是雪场。
那么,夹缝中的它,魅力又在哪里呢?
位于宝鸡石鼓山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600多件青铜重器,稳当地摆在那里,穿越千年岁月风沙,走过千年文明辉煌,那一尊尊泛着幽幽绿光的青铜器,像一位位久经沧桑的老人回眸过往,展望未来。何尊作为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无疑是众多青铜器中的扛鼎之作,尊内镌刻“宅兹中国”的铭文,是最早“中国”一词出现的地方。
观众行走在温暖的博物馆里,或久久地站立在文物旁,或坐在放映室中休憩一下,一切都是那么舒适。
博物馆中,文物众多。亦是经典,被称为一部极简版的“青铜史书”,372个字,书写了西周的历史往事,既是西周的一部断代史,也是一部家族史,家国命运紧紧相连。人们说“见字如面”,看到这些铭文,就能深厚地感受到泱泱华夏几千年来的文明脉络,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他们的生存生活点滴,都渗透在青铜器的一个个缝隙里,不断弥漫。
周族兴起,非子养马,古公迁岐,周公制礼,穆公称霸,关于周秦时期发生的历史典故,像长卷般在这里一一展开。更让人称绝的是每一座青铜器身上都有繁复精美的花纹,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凤鸟纹等这些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神秘而悠远。编钟、磬、簋、觥等也多维度地展现了周公礼法的严格和规范,令人叹为观止。
提到非子养马,即为周天子牧马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关山草原,已然成为旅游胜地。西周初年,秦人先祖非子就在汧渭之间为周王室饲牧养马,“马大蕃息”,功绩卓著,周孝王被封为食邑,建城于陇县牙科乡磨儿塬。秦人在陇山山地草原由畜牧业起步,完成了从游牧向农业民族的转变过程;也正是在千河平原建立了诸侯国,走向了关中平原,进而统一了全国。
如今的关山草原,天高地阔,山峦起伏,景观丰富,秀丽俊雅。冬天到关山,白雪皑皑,空气冷凝,树木沙沙作响,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路,只有几匹马儿甩着尾巴,翻开积雪啃食干草,嘴里的哈气像雾一样四散开来,恬淡静谧。河水已然冰冻,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五颜六色的模样,为冬日的关山增添了色彩。这山这水,究竟是周天子的山水,还是今日山水?你问山水,山水不语,你问骏马,它看看你,又掉头走掉,踏着冬雪咯吱咯吱,声音渐远。
冬游宝鸡,穿越历史,不禁感慨万千;站在石鼓山,望着茵香河,河水潺潺,不舍昼夜,脚下的土地就是唐代发现十面石鼓的地方,关于石鼓的前世今生则更为传奇,唐代统治者和文人给予其最高的评价和膜拜,康有为称之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文更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书法家说石鼓文“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它们千回百转的历史命运可以说也是中华文化不断绵延生息的生动体现,而这一片热土,如今又回归了烟火气息。
历史从未走远,它存在于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尊尊厚重的青铜器,甚至一米一面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宝鸡最有名的吃食——臊子面,尤其是冬天,雪花飞舞,天寒地冻,一碗热腾腾的臊子面驱寒暖胃,招待客人再合适不过了,那热汤,那酸香,令食客难以忘怀。
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之思想,在几千年后依然闪烁着礼贤下士的耀眼光芒,我们不得不由衷地叹服先贤的高贵德行,是我们的楷模,更是我们的榜样。
岁月是一条河流,缓缓流淌没有尽头,流过之处万物生长,清风徐来山涧潺潺,寒来暑往无限风光,这是多么美好的画卷。正如渭河两岸“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诞生《诗经》的摇篮,这美好的意向,古往今来别无二者,才有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和远方在这里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你听到有人唱《诗经》那悠远的歌声了吗?芦苇荻花,水色苍茫,斜阳映照,人的内心也生出无限的曼妙与柔情……(秦毅 尉超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