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点击数:2022-01-09 14:59:3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可见,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渊源深厚。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崇高国家观、仁爱诚信说、民本思想、正义和合观、社会大同论,都是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源头,新时代,随着文化自信和我国文化影响力的迅速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发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更加需要我们正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和地位,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化精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萃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对国家、社会和公民进行了价值要求,这些价值要求都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思想精华和文化成果,共同铸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根基。在国家方面,焦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谓富强,就是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就始终坚持追求百姓富足、国家强盛之道。《史记》中说,李公用商鞅之法进行移风易俗,从此实现了百姓殷盛、国家富强。近代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也都是中国人民在追求国家富强的道路上进行的不懈奋斗。民主,即人民当家做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由来已久,传统的“民惟邦本”思想、孟子“得天下之民则得天下”的著名论断,以及“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等经典学说就是证明。文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切宝贵精神文化和物质财富的统称,是礼仪、道德、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表现。和谐,是对立和相异事物之间的统一相合,道家的中庸思想、儒家的“以和为贵”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和谐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国家问题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的是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中汲取了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强盛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理念
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表现为人民精神自由和人身自由。传统中国社会缺乏自由,但从不缺乏对自由的向往。儒家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的表述都证明了中国人骨子里对自由的热衷。平等,即人人平等,社会地位平等。《礼记》认为,天下没有自打出生就身份尊贵的人,《庄子》也认为世间事物本就没有贵贱之分,孔子的有教无类、商鞅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都是古人对社会平等的追求。公正,即公平正义,最早可以追溯到传统文化中的“上公正,则下易直矣”,除此之外,“天下为公”的传统施政理念、传统“均贫富”的分配原则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和认同。法治思想在传统历史文化中也具有重要地位。秦国的商鞅变法及《汉律60篇》《唐律疏议》等历朝历代律法的完善都是我国传统法治成果的证明。在社会层面所倡导的4个问题上都表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合法权利的追求,我们不能否认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观念在这些方面的缺失和不足,但正是因为这些不足,才造就了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重视和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直接指导我们的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以自身的历史经验警示和鼓舞着我们朝着更先进和科学的方向前进。
在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这一点广泛体现在中国人民数千年为维护国家安宁而前仆后继、死而后已的历史中,体现在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中,如《左传》“临患不忘国,忠也”、《礼记》“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爱国诗人陆游更是用毕生精力书写爱国史诗。可见爱国主义始终深深镶嵌在中国人民骨血中。敬业,即对待自身职业要鞠躬尽瘁,精益求精。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中国历史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一生兢兢业业、雍正勤于政事废寝忘食等事迹数不胜数,古人无论是从政、从军还是从商和务农,都表现出艰苦奋斗的工匠精神,至今仍是当下从业者的职业标杆。诚信,即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传统文化将诚信作为君子的基本素养和标志,尾生抱柱以守信、商鞅立木为信的历史典故都表明了我国诚信为本的传统美德。友善,指待人和善,为人友爱。古人历来倡导尊老爱幼,以礼待人,这是中华文化待人处事的基本素养,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友善美德的推崇。在公民个人层面,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崇高道德品质自古以来始终为人民所铭记和歌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上,我们能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精神指引和力量鼓舞。
立足社会文化建设实际 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处世为人的一系列观点和思想理论,在我党对历史发展经验的总结下和对社会文化思想发展实际状况的正确定位下被浓缩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字价值追求,表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主义建设在思想理论和方法决策上无可替代的指导价值和源泉地位。同时我们也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沿袭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对其做了适当扬弃和补充发展,表明了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有效的思想启发和策略指导,还能以自身为基础和蓝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前进的方向。基于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始终坚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萃取思想精华和精神营养,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葆鲜活生命力,提高社会影响力。但是,根据当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目前大众在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挖掘和继承、创新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渠道尚待完善等。
基于此,我们需要在复兴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做出进一步努力。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科学成分,摈弃糟粕,补充和发展先进的思想理论,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充实。其次,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问题,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同时优化国学专业教育,深入挖掘传统优秀文化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奠定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最后,要擅于运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等先进科技手段和设备进一步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对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重点宣传,让社会大众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落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总之,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智慧和精神能量,我们要坚持以史为源以史为鉴,在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者系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