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之美】虎啸风生——西汉鎏金铜虎镇

点击数:2022-01-15 16:26:24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英贤奋发,亦各因时。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二展厅,放着一对西汉鎏金铜虎镇。两件虎镇均鎏金,老虎回首蜷缩成一团,四爪并列,虎背刻有斑纹,憨态可掬,生动有趣,与我们常见的霸气威武的老虎形象有所不同。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什么是镇?这两件镇是做什么用的?今天,让我们从这两件西汉鎏金铜虎镇说起,一起认识独具匠心的艺术品——镇。

镇的用途

西汉邹阳在《酒赋》中写道“安广坐,列雕屏,绡绮为席,犀璩[qú]为镇。”《西京杂记》则说昭阳殿有“绿熊席,席毛长二尺馀”“有四玉镇,皆达照,无瑕缺”。都把镇描写成席的附属物,即压席之物。

在凳子、椅子等高腿家具成为流行之前,人们普遍使用的床、榻、几、案都很低矮,餐食歇憩都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坐”一词出自《旧五代史·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则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其意即为古人在地上铺设席子等物以为座,而后泛指就地坐下。因曾长期如此居坐,所以席成为古代家居中极为重要的陈设。

为了防止在起身、落座时铺的席子折卷,人们便在席子的四角压上的重物,称之为“席镇”。我们今天所说的鎏金虎镇,曾经的“工位”就是席子的四角。这样造型生动的镇放在席上,也为室内环境增添不少活泼的气氛。

镇的造型

镇的体积不大,一般高3.5—7.5厘米、底径6—9厘米左右。为了避免牵羁衣物,镇体的基本造型往往接近于一个扁圆的半球,但是奇思妙想的匠人们为镇赋予千变万化的造型。

镇的造型大多数为动物形,常见的有虎、豹、辟邪、羊、鹿、熊、龟、蛇等,为了保持器体的半球形轮廓,这些动物常采取盘踞的姿势。在所知席镇中,以虎形镇所占比重最大,姿态多为蜷屈回顾,头部俯于前肢或后臀之上,双耳后抿,四足并拢,利爪连成一片,呈休憩状,在遒劲之中又透露出几分温和恬静的姿态。

人们赋予这些动物除邪避恶、吉祥纳福的祥瑞含义,其形虽小,但造型显得雄浑饱满,不失大型雕塑的气势。无论是凶猛健硕的虎豹、或是温驯可爱的羊鹿,在匠人们的精心创作下,最终都安卧于席上。

此外,从镇的制作工艺来看,玉石质地的镇多以圆雕而成,以阴刻纹饰线条为饰;金属质地的镇,以铜为材的镇装饰最为丰富,有鎏金、嵌错金银、嵌宝石、嵌贝等工艺,质珍非凡,尤以嵌贝工艺最为殊特有趣。由于贝壳的表面有珐琅质的保护,所以虽经两千多年的土压水浸,其光泽依然如故,使席镇的实用性和装饰性目的巧妙地统一起来。

镇的演变

随着家具式样的变化,原先只放在床、榻背后的插屏,逐渐演变成挡住床背和另一侧的两面屏风;至东汉晚期又出现了屏蔽三面的屏风;进而三面屏又和枰、榻结合成一体。这种式样的坐具在汉末的伍子胥画像镜上已能见到,南北朝时更加普遍。在装三面屏的坐具上,席子已得到较周密的保护,加之高腿坐具的流行,镇失去了实际作用。再到后来,“镇”的功能逐渐由压席而变为压纸,进入文人的书画桌上,产生了“镇纸”的雏形。

席镇虽小,但其依然能够展现出两千年前的时代风貌与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西汉鎏金铜虎镇

西汉鎏金铜虎镇

西汉鎏金铜虎镇

西汉鎏金铜虎镇

嵌贝铜龟镇(西汉) 山西省朔州市照十八庄村出土 拍摄于山西博物院

嵌贝铜鹿镇(西汉) 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拍摄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上一篇:驰骋在新时代文学的征程上